山东大学傅永军教授主讲我校第49期文科讲坛

所在栏目:学院动态作者: 发布者: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时间:2019-06-25浏览次数:661

2019623日晚上七点,由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我校中国文化书院承办的“我校第49期文科讲坛”在我校中国文化书院举行。本次讲坛主题为“何为诠释学经验?”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主讲,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柯教授主持。学校多位老师及各个专业的一百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柯教授简要介绍了傅教授的学术背景,并对傅教授的到来表示真诚地欢迎和感谢。

 傅教授以科学方法论意识下的经验概念为出发点,层层推进,引出诠释学意义下的经验。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理解和使用经验概念具有偏狭性,忽视了更多经验的丰富内容,片面定义了经验,无法让经验如实地呈现自己。哲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其经验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不可重复性。由此,自然科学经验对人文科学经验是没有意义的。傅永军教授提出诠释学意义下的经验。经验即经验到存在的丰盈以及存在所诉说的真理或知识,它意味着否定旧经验,要求新经验。哲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其经验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不可重复性。

 傅永军教授指出,诠释学经验的本质具有否定性、失望(历史性)、有限性三种表征。诠释学经验不是意识经验,而是一种生存经验。真正的经验就是对我们自身的历史性经验。所以,经验概念的讨论达到了这样一个对于我们探究效果历史意识的本质很有启发性的结论。效果历史意识作为一种真正的经验形式,一定反映了经验的普遍结构。而且,诠释学意识并不是在它方法论的自我确信中得到实现,而是在一个经验的共同体中实现——这共同体通过与受教条束缚的人的比较来区分有经验的人。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更精确地用经验概念来刻划效果历史意识特征的东西。

 在问题讨论环节,同学们就“诠释学最终要抵达的目的”“概念和经验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旧经验的归属和新经验的发展”等问题与傅教授展开交流,傅教授逐一悉心解答,讲座最后在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