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栋教授讲日本《天孙降临》神话的真实意义——“书路清源”邀请讲座第六期学术简报

所在栏目:学院动态作者: 发布者: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时间:2017-05-17浏览次数:472

5月10日晚,由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硕士点主办的“书路清源”学术与文化邀请讲座第六次活动于北校区人文楼217圆满结束。此次“书路清源”的邀请讲座学者是我校外国语学院李国栋教授。

本次讲座由伦理学点负责人宋君修博士主持。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崔东明副院长、张连富博士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姚亮博士外,还有伦理学硕士点的同学与哲学本科的同学们,宗教学、文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同学们,以及看到活动海报或者闻讯而来的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们。

晚上七点钟,宋君修老师作了一个简短的开场后,在大家的掌声和热情之中李国栋老师开始了他本次的讲座。李国栋老师主要从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等方面具体翔实地论证了古越族与日本民族的紧密联系。

公元712 年编撰的日本上古神话总集《古事记》记载了一个名为《天孙降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太阳女神“天照大神”派遣她的孙子“琼琼杵尊”降临新领地“日向”的故事。公元720年,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再次记载了这则神话。李老师说,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天孙降临》既是神话同时也是史实。

首先李老师从天孙为什么降临这个问题出发,开始对“天孙降临”这个神话故事进行一个历史事实的还原。李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对这个“天降”作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在古日语中称“天”为“あま”(ama),但“あま”在古日语中同时也具有“海”的含义。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想到当我们站在大海的这头看向彼岸的时候,我们自然会产生“海天一色”的感觉。因此当有人从大海的彼岸划船过来的时候,人们就可能会产生此人是“从天而降”的错觉。李老师认为,这个错觉就是“天降”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琼琼杵尊也许是从大海的另外一端划船过来的。

那么琼琼杵尊到底是从哪里登陆到日本九州岛南端的呢?李老师从海流和古时候造船技术(顶多是容纳20左右的木船,而且不可能全靠人力划船)谈起,排除了琼琼杵尊是从朝鲜半岛过来的可能性,从而只能把目光转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李老师指出,在长江下游与日本列岛之间的东海海面,有一股由南向北流动的海流,称“黑潮”,而“黑潮”在舟山群岛外侧分为两股,主流绕经日本九州岛南端流入太平洋。李老师认为,从“黑潮”的流向判断,琼琼杵尊极有可能是从长江下游来的。李老师分析认为,他极有可能是从杭州湾出发,经由舟山群岛而进入“黑潮”主流,而后在日本九州岛南端登陆的。但尽管是这样,这也完全是一种水平的移动,而决不是垂直的“天降”。但《天孙降临》神话却把水平的移动解释成垂直的“天降”,这又是为什么呢?李老师解释说,日本上古神话的世界分为三层,第一层叫“高天原”,即天国;第二层叫“中间国”,即介于天国与地狱之间的国家;第三层叫“黄泉”,即地狱。李老师告诉我们,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这种叙述口吻中我们却可以明白一个事实,即“天降”这种垂直关系是由文化发达程度的高低和心理感觉上的“上下”来决定的。李老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从贵阳到其周边地方去的时候,我们总会说“下去”,而当我们从周边地方到贵阳的时候,我们又会说“上来”。因此,李老师认为,实际上正是这种“城乡差别”使琼琼杵尊成为代表先进文化的“天孙”,从而我们很自然地就可以解释水平为什么变成了天降。

李老师继而根据语言学与考古学来说明为什么他认为琼琼杵尊是越国人。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琼”为“赤玉”。不过,这种“赤玉”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都不产,只产于长江下游,即今天的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名叫“鸡血石”。李老师从史实的角度告诉我们,作为珍贵的玉料,越人从战国时代开始利用的“鸡血石”,1999 年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石塘村战国墓出土的刻有“越王”和“越王之子”字样的“鸡血石”剑饰就是例证。

李老师分析说,我们可以看出琼琼杵尊不仅具有稻作文化的特征,而且还带有长江下游特有的玉化色彩。李老师从“鸡血石”的产地和越语“玉”的发音“nioh”(にゅお)来判断,琼琼杵尊肯定是越族人。他想必是从杭州湾南侧的宁波一带出海,经舟山群岛,乘“黑潮”主流而到达日本九州岛“日向”地区的。

李老师接着又提到一件事情,1818年2月,日本一农民在“王之山”的一个石棺中挖出了一件“蟠螭纹谷纹璧”。无独有偶,广州市南越王墓在1983年也出土了一件很大的“蟠螭纹谷纹璧”,直径 33.4 厘米,比日本日向“王之山”出土的玉璧直径大0.1 厘米。虽然有这样的细微差别但整体风格、尺寸以及“蟠螭纹”和“谷纹”的雕刻手法都很相似。因此李老师断定,日本日向“王之山”出土的那件“蟠螭纹谷纹璧”是由长江下游的越地带过去的。



接下来李老师开始向我们讲述琼琼杵尊到底是什么人。李老师说从他所持的“蟠螭纹谷纹璧”看,他肯定不是普通百姓。在古代,玉为礼器,普通百姓是不允许持有玉器的。即使是王侯贵族,也要以其身份来决定他是否能持有玉器或能持有怎样的玉器。《周礼·大宗伯》曰:“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浦璧。”由此可见,玉璧原本是王侯贵族的“身份证”。除“王”以外,贵族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而第四等“子”则被规定持谷璧”(谷纹璧)。反过来说,“谷璧”则可以证明持人的身份是“子爵”。因此根据出土于日本九州岛日向“王之山”的那件“蟠螭纹谷纹璧”,李老师做出了如下判断:琼琼杵尊原本是越国的一个“子爵”。

李老师继而对我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越国的“子爵”为什么要在战国晚期东渡日本呢?李老师认为,他的东渡是不得已的,这个使其不得不东渡日本的原因就是越国的灭亡。于是李老师开始给我们呈现历史事实。

公元前 224-222 年,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而相继对楚国和越国发动了总攻。《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疆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两年之间,楚越两国相继灭亡。故国灭亡之前 ,王侯贵族总是要反抗的。引文所述的楚国将领“项燕 ”和“昌平君 ”,还有越国的 “越君”都是典型的反抗者 。但是,在反抗不了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战死”,“项燕”和“昌平君”走的就是这条路;二是“投降”,“越君”最后走了这条路;三是“逃亡”。而李老师认为琼琼杵尊就是这样来到日本九州岛的。

在李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老师和同学们都深受启发,大家对李老师的研究方法和治学态度都颇为钦佩。在随后的讨论中,大家对稻作文化的兴趣表现的很明显,李老师一一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他自己独特的解答。大家从对稻作文化的讨论中延伸到对黄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乃至玛雅文明的探讨。李老师同时也提到了他五年前到贵州来就是为了对稻作文化作一个更为有深度的研究。由于时间关系,这次讲座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结束。

                                             撰稿人:梁胤月(伦理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