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我院黄侃副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所在栏目:科研成果作者: 发布者: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时间:2020-06-28浏览次数:421


我院黄侃副教授研究成果《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本体论和演化论路径分析》(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转载。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本体论和演化论路径分析》一文尝试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着手,分析它是如何被赋予人现实地位,以及获得本体论地位。基于马克思对比德国古典哲学对超验的人之批判,文章认为马克思借助劳动概念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赋予人以动态本体论地位。文章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从“对象性”和“感性”入手实现了与传统哲学对人做出抽象性解释相告别。文章的突出创新点在于通过演化心理学的成果对“对象性”和“感性”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异化的方面表现实际上来自于生理性和心理性的不适应造成。文章共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劳动赋予人以动态的本体论地位。这部分强调了马恩在本体论上通过“劳动”赋予人本体论地位。马克思直言道:“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换句话说这个实践世界的承担者就是人的劳动因此劳动是对人进行刻画时最具有现实主义意蕴的内容然而,劳动是如何赋予人以动态的本体论地位还需做出如下两条分析:第一,具有经验意义的感性活动的劳动。第二,时间和空间上的劳动。

第二部分,分析劳动所倚重的两个概念。首先,从“对象性 ”这个概念来看,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当劳动被嵌入到对象性的讨论中时,劳动就成了看待一个现实的人的特性的起点,而把人的生理属性放在生物演化的框架中理解,还可以帮助马克思笔下的人脱离柏拉图-康德的窠臼。其次,从“感性 ”这个概念来看,它赋予了 “劳动”能够从感觉和经验来对人做出解释的作用。马克思在构造自己的本体论时通过 “对象性”和“感性 ”这两个重要概念来使生理性和心理性的讨论达致统一。

第三部分,劳动的演化论路径分析。指出:1.劳动的异化来源于人和机器的关系,是不适应的根本体现。2.劳动的异化来源于人与智能体的关系,是不适应的新表现。3.劳动的异化来源于人与数字(DIGITAL)的关系,是不适应的新表现。


黄侃副教授近年主要关注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以及相关智能社会发展等哲学议题。



Baidu
sogou